当前位置:首页|消费者权益

筑牢防诈“防火墙” 守护“钱袋子”


 

代办信用卡、冒充“公检法”、兼职刷单赚佣金、高收益虚假理财产品......这些层出不穷的电信网络诈骗,你是否听过、遇过、中招过?在这些五花八门的骗术面前,你是否分得清、辨得出、躲得过?

近年来,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使日常生活越来越便利的同时,也给不法分子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实施诈骗等犯罪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公众在银行账户、支付账户的使用上也逐渐面临巨大的风险隐患,本期农商银行之声为您来揭秘几种日常生活中的电信网络诈骗,助您筑牢防诈“防火墙”,守护“钱袋子”。

第一类:网络贷款、代办信用卡类诈骗

通常骗子会以“无抵押”“无担保”征信”等幌子,吸引你下载虚假贷款APP或登录虚假贷款网站,然后以“手续费、刷流水、保证金、解冻费”等名义让你交纳各种费用,待骗子收到你转的钱后,便会关闭诈骗APP或网站,并将你拉黑。

第二类:兼职刷单类诈骗

骗子通过网页、招聘平台、QQ、微信等发布兼职信息,招募人员进行网络兼职刷单,承诺在交易后立即返还购物费用并额外提成,并以“零投入”“无风险”“日清日结”等方式诱骗你。刷第一单时,骗子会以小额返款让你尝到甜头,当你刷单交易额变大后,骗子就会以各种理由拒不返款,并将你拉黑。

第三类:冒充“公检法”类诈骗

骗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给你打电话,编造你涉嫌银行卡洗钱、涉案等理由,对你进行威逼、恐吓,以使你相信和就范,要求你将名下账户所有钱款转账至所谓的“安全账户”,从而达到诈骗目的。

农商银行之声温馨提醒:警惕电信网络诈骗“套路”,给“钱袋子”上把“安全锁”。

一是选择靠谱的购物网站。

通过正规的购物网站购物或者办理退货退款业务,切勿轻信他人提供的网址、链接,切勿提供银行账户信息。

二是保管好个人票据。

快递单、银行业务单等票据包含大量个人信息,别乱丢乱放。

三是谨记支付安全。

网上支付要注意交易安全,不点击来路不明的网站和链接,使用公共场所wifi时勿轻易进行网络支付交易。

四是手机废弃删除净.

手机不使用务必还原出厂设置,避免犯罪分子“复活”重要信息。

五是勿留存真实信息。

不要通过各类培训、中介机构、问卷调查、心理测试、购物抽奖、申请会员卡等途径随意留下个人账户信息。

六是使用社交媒体注意保护隐私。

添加好友要谨慎,莫轻易在朋友圈中晒出自己的职务、工作单位、银行卡等信息,防止不法分子利用这些信息策划诈骗。

七是复印证件注明用途。

使用身份证、房产证复印件时,一定要在复印件上注明“仅供办理某某业务使用,再次复印无效”字样,避免被不法分子挪作他用。

电信网络诈骗手法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请牢记“三不一多”原则: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总行地址: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朗州路137号(朗州路与建设路交汇处)邮编:415000

©版权所有 常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湘公网安备 43070202000613号 | 湘ICP备17001312号-1

订阅号 服务号

扫码关注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