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非法金融放贷
“低息无抵押”“零秒到账”“手续便捷”听到这些你是否会心动?然而一旦开始借贷,“馅饼”就会变成“陷阱”!高额的砍头息、利率等接踵而至,使人背上难以偿还的债务!
本期农商银行之声带您来了解什么是非法金融放贷。
简单来说,非法金融放贷就是不法分子无视国家规定,在未经监管部门批准或超越经营范围的情况下,为了赚取高额的利差,经常性地向公众发放贷款,不仅干扰了正常的金融监管秩序,还危害了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那非法金融放贷的具体表现有那些呢?
形式一:以民间借贷为幌子,通过“虚增债务”、“伪造证据”、“恶意制造违约”、“收取高额费用”等方式非法侵占财物的“套路贷”诈骗活动;
形式二:采取虚假宣传、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等不合规手段诱导学生过度消费,或面向在校学生非法发放贷款的“校园贷”活动;
形式三:具有无指定用途、无场景依托和客户群体限定等特征的“现金贷”活动;
形式四:通过非法手段进行集资,并将资金用于发放民间贷款;
形式五:以故意伤害、非法拘禁、侮辱、恐吓、威胁、骚扰等暴力非法手段催收贷款;
形式六:利用黑恶势力开展或协助开展放贷业务;
形式七: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再高利转贷;
形式八:金融机构等故意违反国家管理规定,为非法放贷提供结算便利和支付结算服务,或相关工作人员违反管理规定,参与和协助非法放贷;
非法金融放贷破坏金融市场正常秩序,损害了经济金融发展良好生态;暴力催收问题滋生违法犯罪,破坏社会和谐稳定状态;非法放贷会产生高额利息,加大借贷人的经济负担,可能导致“拆东墙,补西墙”的局面,最终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为此,农商银行之声温馨提醒:请广大听众朋友们要提高金融风险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理性参与投资,远离非法金融。
有贷款需求时,谨慎选择合法合规的金融机构办理贷款业务;
警惕陌生电话推销贷款和非法网络贷款,远离“无抵押、无担保、秒放款”等非法贷款小广告,遇到“放贷机构”和“信贷专员”主动联系要小心谨慎,多方确认核实,避免个人财产遭受损失;
保管好个人身份证件,保护个人隐私,不随意向他人泄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向他人出借身份证件或银行卡;
如发现非法金融放贷,请积极寻求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注意收集相关证据,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举报。
总行地址: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朗州路137号(朗州路与建设路交汇处)邮编:415000
©版权所有 常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