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这些骗局请务必警惕
开学在即,骗子们也准备“开工”狠赚一笔了。他们伪装成老师、家长、学生混进学生班级群实施诈骗,多地警方也发布紧急预警!
本期农商银行之声话题:开学季,这些骗局请务必警惕!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个案例:今年9月,小刘同学就要进入小学开启学生之旅,然而临近开学,却遇到了一件糟心事。
8月28日,小刘的妈妈带孩子一起来到义乌市公安局江东派出所报案,称被“班主任”骗了。
“学校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班级群二维码,我看到信息后便扫码进了群。”小刘妈妈说道,班级群很重要,相关开学的事宜都会在群里发布。
不成想,诈骗分子也偷偷通过扫码混进了班级群,伺机实施诈骗。8月26日下午5点,骗子伪装的“班主任”趁着老师忙于工作,在群里发了收费消息和一个二维码。而伪装成学生家长的骗子,则立马响应,上传了转账截图,骗取家长信任。看到名字和头像都跟班主任的一样,小刘妈妈和其他几位家长看到这条消息后,没有怀疑,马上就把钱转了过去。
可到了晚上,突然有家长在群内提醒:“资料费是假的,是骗子!”,小刘妈妈这才发现自己被骗了。
而此时真班主任也马上发布群公告说明,因为在忙于事务,一时没看到群里骗子发的信息,等家长来找他核实后,他才发现并赶紧报警,可骗子已经跑路了。
教材费、资料费……近年来,骗子冒充老师在班级群里收费的案件频发,尤其开学季更是类似案件高发期。
为啥骗子总能屡屡得手,其实不仅仅是因为骗子善于伪装,更关键的是他们抓住了社交网络上的隐患、漏洞,才让家长们防不胜防。
为了获取群信息,骗子绞尽脑汁。通过大规模化撒网式搜索“班级群”“年级”等关键词,钻了开学季,新生家长和班主任刚建群,彼此不熟悉的“空子”,化名“某某家长”偷偷潜入群。蹲守在校园门口,通过与其他家长闲聊、套近乎的方式,向家长索要班级群的二维码。或者混进新生家长会,趁机扫描张贴的二维码,很多群聊设置并未开启“群主确认”功能,骗子就此进群。
进入班级群后,骗子们就抓住一切机会开始行骗。通过私聊进行针对性诈骗,有的骗子会利用QQ群不是好友的两人可发起临时会话这一功能实施诈骗。骗子在家长同意后,就会发来收款二维码。有的家长觉得不好意思,也没有追根究底去打听收费详情,就草草付了钱。
抓住时间差,更换头像,发布诈骗信息也是骗子的常用手段。骗子进群后,会将备注设置为“某某学生家长”,成功添加班主任微信后,会默默观察班主任的活动规律,利用老师上课会开启消息免打扰甚至关机的习惯,趁机将自己头像换成下载好的班主任头像,并随即更改成班主任的备注名,然后在群里发送收费通知,让真老师不能及时发现。
农商银行温馨提醒:家长要学会分辨信息的真假。不管是在微信群还是QQ群,家长收到任何需要扫码或转账缴纳学费的消息时,切勿急于汇款,一定要先与班主任或校方核实真伪;对于涉及个人和孩子隐私的信息,尽量避免发在家长群或者其他公开的网络平台,也尽量不要提及孩子具体的姓名、班级等详细信息;若有新添加的好友,务必核实对方身份后再进行添加。
总行地址: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朗州路137号(朗州路与建设路交汇处)邮编:415000
©版权所有 常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